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首先,我们要学会看见孩子的感受。只有先在意孩子的感受,情绪得以宣泄,他才不会和父母对立,父母才能了解孩子真实想法。
其次,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家长只有认真倾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才能找到问题所在。
当出现问题时,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可以依靠的,而不是独自一人躲在黑暗中缓慢前行。
沉迷手机 / 网恋 / 早恋
1、心理原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如成人感和幼稚性的并存,导致他们在面对情感问题时可能会表现出早恋的行为。此外,青少年可能会因为好奇心和对异性的向往而尝试恋爱。
2、家庭原因: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对孩子早恋有很大影响。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关爱和尊重,他们可能会寻找其他形式的安全感和感情连接,这通常表现为早恋。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自由的空间,并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
3、早期生理性早熟:早期生理性早熟是指女生在8岁到10岁之间,男生在9岁到11岁之间出现性器官和身体其他方面的变化。孩子们可能会在身体上被动地变得成熟而不是精神上准备好自己的行为和决定,导致早恋。
叛逆任性 / 对抗父母
青少年叛逆心理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我意识增强和独立意识觉醒,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而产生的对成人权威的反抗和对立情绪。这种心理状态是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通常伴随着青春期激素水平的波动和大脑发育的不平衡。
叛逆心理的表现多样,可能包括与父母争吵、反抗规则、追求独立等。叛逆心理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生理发育、心理发展、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为了有效应对青少年的叛逆期,家长和教育者需要采取理解、尊重、沟通和支持等策略,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这一成长阶段。
焦虑紧张 / 悲观抑郁
1、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或离异,以及缺乏家庭温暖和支持,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悲观情绪和抑郁。
2、过高的学业期望和压力,以及学习上的挫折,可能导致孩子感到无助和抑郁。
3、与同龄人的关系问题,如被欺凌或社交隔离,也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悲观和抑郁情绪。
4、孩子自身的认知风格,如悲观解释风格,可能在童年期形成,并影响其未来的情绪状态。此外,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也可能导致抑郁。
5、重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去世、家庭变故等,可能触发孩子的抑郁情绪。
了解这些成因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帮助孩子克服悲观和抑郁情绪。
自卑自闭 / 社交障碍
1、家庭环境: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家庭环境缺乏温暖和支持,或者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可能会使孩子产生自卑感。
2、个人经历:过去的失败经历,如学业成绩不佳、社交失败或身体形象不佳等,都可能导致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产生自卑。
3、社会比较:与他人比较时,如果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尤其是在外貌、能力、成就等方面,可能会产生自卑感。
4、生理因素:身体残疾、慢性疾病或其他生理上的不足也可能导致个体产生自卑感。
5、心理因素:个体的心理特质,如过度敏感、完美主义倾向或对自我价值的过度质疑,也可能导致自卑。
6、缺乏自尊:个体可能由于长期缺乏自尊而导致自卑,这可能与早期的经历和教育有关。
7、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遭遇排斥、欺凌或不被理解,也可能导致个体产生自卑感。
8、自我认知: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不准确,可能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产生自卑。
需要注意的是,自卑心理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
亲情冷漠
1、缺乏陪伴和关爱:中国父母通常认为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是最好的爱,但这种想法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2、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不当的家庭教育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亲情冷漠的问题。
3、留守儿童现象: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指导,可能导致亲情冷漠。
4、父母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吵架或离异,以及对孩子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孩子感到被忽视,从而产生亲情冷漠。
5、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压力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安全和焦虑,影响他们与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
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孩子克服亲情冷漠,培养健康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性心理及自我认同
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性方面的行为、情感和认知的科学。自我认同则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别、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意识和认知。
在性别非一致性的情况下,个体可能会感到与其出生时被赋予的生物性别不符合。同时,他们也可能会抱怨自己的性取向或者性表现不符合社会期望,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个体的性心理学和自我认同,它们之间也有很多重叠之处。